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腰椎QCT骨密度体膜软件定量检测结 果分析
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腰椎QCT骨密度体膜软件定量检测结 果分析
摘要:目的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,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。方法整理在本院进行腰 椎QCT骨密度测量中的透析患者45例,其中男25例、女20例,年龄25 ~77岁、平均56. 1岁,透析时间20 ~ 134个月、平均
I. 3个月;随机选取健康人群45例,其中男17例、女28例,年龄30 ~78岁、平均49. 2岁。按男女性别分为透析组与对照组。 年龄、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〇• 05)。利用SPSS19. 0对数据进行处理,计量资料采用方式表示,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、独 立样本T检验,P <0.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;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。结果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要低于健 康人群的骨密度(P <〇.〇5);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要高;骨密度改变与透析时间无统计学意义(P>〇.〇5)。结论长期维持血液 透析患者的腰椎骨密度低于健康人群,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。
骨质疏松症(osteoporosis,OP)是长期维持血液 透析患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,是造成透析患者骨折 发生率高的重要原因[13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 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,终末期肾脏病(end stage renal disease, ESRD )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 (maintenance hemodialysis,MHD )治疗后预期寿命
也在延长,OP的患病率也呈增高趋势。因此,OP对 老年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非 常严重。本研究采用腰椎骨密度定量CT(QCT)检 测方法,比较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人群的 骨密度变化规律,探讨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 质疏松症发病率,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。
i材料与方法
1.1材料
选自2007 -2012年在我院透析中心长期维持 血液透析的患者。共计45例(透析组)。其中:男 25例,女2〇例;年龄25 ~77岁,平均56. 1岁;透析 治疗时间20 ~ 134个月,平均56. 3个月;单纯糖尿 病患者8例,单纯高血压症患者6例,即患糖尿病又 高血压症患者13例,慢性肾炎4例,其他疾病14 例。患者均符合下列入选标准:(1)规律透析时间 >12月,(2)无肝功能异常、多发性骨髓瘤、骨肿瘤 及甲状腺瘤等疾病;(3)做过腰椎QCT骨密度定量 检测。随机选取健康者45例,其中:男17例,女28 例,年龄30 ~78岁,平均49. 2岁;按照骨密度审请 单预先设计要求,除一般信息外,我们重点记录身 高、体重,饮食习惯,烟酒茶嗜好,既往史等。排除影 响骨代谢的疾病,包括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,甲状旁 腺疾病、急、慢性肝肾疾患。排除特殊服药史包括降 钙素、雌激素、砩化物、类固醇激素、双磷酸盐等药物 史。按男女性别分为透析组与对照组。年龄、性别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0.05)。
1.2测量
采用美国GE公司的Prospeed II型双排螺旋 CT机,美国Mindways软件公司开发研制的QCT骨 密度检测软件,测得腰椎2 - 4椎体BMD的定量骨 密度mg/Cm3、Z值、T值。
II. 3诊断标准
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(WHO)专家组基于脊
柱、髋关节和前臂DXA测量所获得的BMDa制定出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,该标准使用T值这个概 念,将患者分为四个等级正常:BMDa T值> -1.0; 低骨量:BMDa T值介于-1.0和-2.5之间;骨质 疏松:BMDa T值矣-2.5;严重骨质疏松:BMDa T 值矣-2. 5,并有至少一处脆性骨折。
本文采用ISCD2007年推荐的QCT诊断标准, 临床应用中,单层QCT脊柱松质骨BMD,骨量减少 的阈值为120 mg/cm3(相当于DXA的T值=- 1_〇),骨质疏松症的阈值为80 mg/cin3,(相当于 DXA 的 T值=-2.5)m。
1.4数据处理
利用SPSS19. 0对数据进行处理,计量资料采用 元方式表示,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、独立样本T 检验,P <0.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;计数资料采用
卡方检验。
2结果
2.1两组腰椎BMD比较见表1
长期维持血液透析男女患者(透析组)的腰椎 骨密度低于健康人群(对照组)的骨密度(P < 0. 05) 〇
2.2两组骨质疏松发病率比较见表2
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症发病率要 高于健康人群。
2.3透析患者骨密度变化与透析时间关系见表3 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骨密度改变与透析时 间长短无关系(P >0.05)。
表1透析患者与健康人群的男女腰椎BMD(mg/cm3)的比较(* ±s)
Table 1 Comparison of lumbar BMD ( mg/cm3) between dialysis patients and healthy people (元 ± 5)
腰椎BMD |
透析组U=45) |
|
对照组(〃=45) |
|
男性U=25) |
女性(n=20) |
男性(n = 17) |
女性(n=28) |
|
L2 BMD(*±5) |
112. 2 ±43. 1 |
116. 1 ±35. 1 |
113.6±37.6 |
141.7 ±30.7 |
L3 BMD(元 ±«) |
107.7 ±42.2 |
112. 1 ±34.3 |
111. 1 ±36.6 |
135.2 ±31. 1 |
L4 BMD(* ±5) |
108. 1 ±39. 5 |
113.2 ±35.9 |
111.5 ±36.6 |
139.3 ±33.6 |
average BMD(无士 s) |
109.3 ±41.3 |
113. 9 ±34. 6 |
112. 1 ±36.4 |
138.7 ±31.2 |
表2健康人群与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Table 2 Incidence of osteoporosis in healthy people
and in dialysis patientss
分组 |
|
骨量状况 |
|
Total |
骨量正常 |
骨量减少 |
骨质疏松 |
||
对照组 |
27(60% ) |
14(31. 1% ) |
5(8.9%) |
45(100% ) |
透析组 |
17(37.8%) |
21(46.7%) |
7(15.6% ) |
45(100% ) |
表3透析患者BMD(mg/cm3)与透析时间的变化规律 Table 3 The change of BMD ( mg/cm3) and dialysis time in dialysis patients
腰椎BMD |
<36 月(n = 15) |
36 -72 月(n = l6) |
>72 月(n = 14) |
L2 BMD 元 ±s |
115.7±32.3 |
106. 3 ±37.4 |
120.8 ±48.8 |
L3 BMD * |
112.3 ±32.3 |
101.5 ±37. 8 |
116. 6 ±46.0 |
L4 BMD * 土 s |
112.2±30.0 |
104. 5 ±37. 3 |
115.0±46.4 |
Average BMD 5 ± 5 |
113.4±31.2 |
104.1 ±37.0 |
117.5±46‘7 |
3讨论
骨质疏松症系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组以骨强度 受损、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代谢性疾病,是威 胁中、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[3]。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、活性维 生素D3缺乏等原因,导致骨质疏松,而且患病率较 高[4]。因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早 期诊断治疗以及骨折风险的预测尤为重要。本研究 采用腰椎骨密度QCT检测,可以进行精确定量诊断 和骨折风险评估。定量CT骨密度测量(QCT)是一 种真正三维的体积骨密度测量技术,QCT独特横断 扫描可以将骨皮质和骨松质骨分开测量,还能提供 骨的几何学和骨小梁结构方面的信息[2]。其精确 性和灵敏度均很高,可以消除血管硬化、骨质增生等 各种影响BMD的干扰因素,因此检测结果准确可 靠,便于临床比较和应用。
本研究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腰椎骨 密度要低于健康人群的骨密度,骨质疏松症发病率 高。两组比较骨量正常为37. 8%和60%;骨量减少 为46_ 7%和31. 1% ;骨质疏松15. 6%和8. 9%。国 外研究结果显示,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质疏松 发病率为丨3% ~ 29% [5] ; Kumatowska等[6]的研究 4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,骨量减少分别为 35%,骨质疏松为32.5%。国内研究结果显示, 2012年胡耀等[4]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骨质 疏松的患病率25%。2006年刘忠厚教授[3]报道,我 国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7. 01%健康人群的骨质 疏松发生率与我国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基本一 致。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于我国 原发性骨质疏松发病率。骨质疏松症是致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的重要并发症;是透析患者容易导致骨 折的重要原因。
生活方式、生物遗传因素,激素分泌水平等不同 因素互相作用是导致中、老年和人骨质疏松的重要 原因[3],同样也影响老年MHD患者的骨密度降低。 但是,老年MHD患者又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发病机 制,即慢性肾衰竭导致的代谢功能紊乱。虽然血液 透析能够改善ESRD患者体内的代性谢潴留物、代 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的异常,却不能完全预与纠 正[7]。而且,透析治疗不能替代肾脏的内分泌功 能,如1,25羟化维生素D的合成等。正是由于长 期的代谢性酸中毒、活性维生素D的缺乏、钙磷代 谢异常以及由此导致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,
导致了骨代谢异常,引起〇P或其他肾性骨营养不 良[8]。此外,老年患者年龄是低转运骨病病因学的 独立危险因素。如果患者仅按一般人群预防骨质疏 松方法常规治疗,不进行iPTH水平监测,过量服 用活性维生素D药物可导致iPTH水平过低而继发 以高钙、高磷为特征的低转运性骨病。提示维持性 血液透析患者必须在监测iPTH的情况下合理使用 活性维生素d[94°]。
有研究认为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骨密度 与透析时间呈正相关,透析时间越长BMD下降越显 著[1142]。本研究未发现透析时间和骨密度之间有 相关性,骨密度改变与透析时间(P> 〇.〇5)无统计 学意义。其原因是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,对因肾功 能不全引起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进行了限 制磷和排除磷的基本治疗,同时尽可能大量地的补 充活性维生素D[13],本组透析患者在我院透析的同 时全部使用了活性维生素D,部分使用了碳酸钙和 降钙素,活性VitD用药时间与透析时间基本一致, 因此未发现透析时间和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。
骨质疏松症是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一种常 见并发症,有其独特的发病机制,有必要对其特殊 的临床特点及患病相关因素进一步深入研究。QCT 骨密度检查敏感性和准确性高,可以对维持性血液 透析患者早期骨量丢失进行诊断和疗效评估,指导 临床治疗,改善透析患者生存质量,预防骨质疏松 性骨折的发生。
明维思Mindways Image Analysis生产销售多种定量CT QCT骨密度体模软件分析系统中国区联系人:王经理 手机:13398187118
电话: 028-65830598 028-83190122
传真:028-67708638 QQ:110480527
邮箱:samwangcn@126.com
网址:www.qctqct.com
地址:成都市静康路536号
- 上一篇:长期卧床病人的骨密度CT(QCT)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 2022/3/23
- 下一篇:长春地区359例正常男性骨密度定量CT(QCT)骨密度测量体 2022/3/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