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行性脊柱侧弯的X线特点及与(QCT)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骨密度的关系
退行性脊柱侧弯的X线特点及与(QCT)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法骨密度的关系
[摘要]目的••了解退行性脊柱侧弯(degenerative scoliosis’DS)的X线特点及与骨密度的关系。方法••对丹阳地区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按人群的年龄构成^以及居委会为单位抽取研究对象排除糖尿病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
炎有严重创伤或肿瘤患者对符合条件的DS患者摄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(:<>|>|>角旋转度侧方滑移骶骨倾斜 角和腰椎前凸角测量u椎体骨密度以1:2比例同条件收集对照组采用spss 18()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
结果:73例脊柱侧弯对象中,Cobb角10°〜<20。52例(71.3%),20°〜<30° 18例(246%),彡30。3例(4.1%);右侧弯33例
(45.2%),左侧弯40例(548%);椎体无旋转21例(4.1%),I度旋转38例(511%),II度旋转14例(19,1%);椎体侧方移位>4 mm 4例(5 5%)性别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^>=() 484;侧弯组的腰椎前凸角小于对照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
(均P<(X0外能骨倾斜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结论以单弯腰弯\无神经症状的居^侧弯角度多数<20。腰 椎前凸角偏小和骨质疏松是DS发生的危险因素老年患者'抗骨质疏松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特别k对于绝经后的女性
丨关键词j退行性脊柱侧弯;骨密度;骨质疏松;腰椎前凸角;骶骨倾斜角
[中图分类号]R681.4 [文献标志码]b [文章编号]1674-7887(2015)05^0437-02
退行性脊柱侧弯(degenerative scoliosis, DS)是年 龄相关性脊柱病变,该病是继发于椎间盘及椎骨关
节退变的成人脊柱侧弯,是引起老年患者腰痛下肢
痛间歇性跛行的重要原因:1]据<中国老龄事业发展
“十二五”规划》公布的数据i2〇u—2〇15年全国6〇
岁以上人数将由i 78亿增加副2 2| ?乙年人口比
重将由增加至ii 虽^~有关1^的研究逐
渐增多,€多局限于就诊患者,不能反映整体老年人
群,所以本研究将丹阳地区6(>岁以上的人群作
为抽样对象,通过对符合条件的入选对象进行影像
士•及 N 往度(|)〇nerninerai density,BMD)数据术集与 分析,以了解其影像学特点及真与骨质疏松的相互 关系
〇
1资料与方法
,,一般资料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,按社区 人群的年龄构成比,在江苏丹阳地区抽取4个居委 会,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一个居民小组,共抽取到
795人。人选条件年龄>60岁,Col)l)角>10。,排除 糖尿病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严重创伤
或神瘤患者共73例符合条件,其中男%例,女P 例以丨比例同条件抽取对照组,即年龄>60岁, 排除糖尿 慢性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脊柱严重
创伤或神瘤无脊柱侧弯,其中男68例,女78例 |2 测量方法影像学分析1:应用k大利
GM M;20€)〇 X线机拍摄胸腰椎正侧彳片,使用P ‘件iu量侧凸角度椎体侧方移位椎体旋转骶i
倾斜角及腰椎前凸角等侧凸角:应用测量法, 确定侧弯的上下端椎,沿上端椎上缘下端椎下缘画 线,然后在这两线各作垂线形成的交角即为侧凸 c()M,角椎体侧方稳定性:在标准脊柱正位x线片 Jt测量腰椎各相邻椎体之间的相对侧方位移距离, i己’录>4 _的对象。椎体旋转度:采用Nash_Mc)e方 法测量,测量顶椎椎体旋转度骶骨倾斜角:在标准 侧位x线片上,骶骨上终板与水平线夹角腰椎前 凸角第I腰椎上缘横线与骶骨上缘横线的交角骨 密度测定: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(美国(;E
BT~400140)测量4体前后■位骨密度。
I.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|8 (>软件建立数据库 行统计分析,两组间各指彳示比 1较采用/检验秩和
检验,以p<a(}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'
II. 结果
2.1 73
…。〜^。有”例^丨^/十平均^刀。:^%。)^}。〜^}。 18例(24.6%),平均(23.08。土2.73。);>30。3例(4.1%), 平均(34.57。土3.丨5。)。右侧弯33例(45.2%),左侧弯40 例(54綱。主弯的顶椎位于腰椎68例(93.聊其中 第2、3腰福居多,位于胸椎5例(6 8%V主弯 跨^(含端椎)4福鉍有8例(11^%丨,5椎体有22例
(30.丨%),6 椎体 27 例(37.0%),7 —体丨0 例(丨3.7%),8 6例(8.2%)。椎妹金转:无旋转2丨例(28.8%), I 度旋转38例(52.1%),n度旋转丨4例(丨柄你 侧方移位>4 _ 4例(5.5%)。
2 2两组各指标比较两组性别年龄BMI>腰椎 if凸角骶骨倾斜角等的比较见表I ^ *
表1 DSS与对照组各指标比较
佰你 |
DSm |
XT照绀 |
梃瞄m |
Pm |
饪别(男/文> |
30/43 |
68/78 |
0.635 |
0.489 |
年龄y岁 |
71.850土7,875 |
71,660 土 7,651 |
-0.177 |
0.860 |
BMD |
1.018±0.123 |
1.087土0.122 |
4.118 |
<0.001 |
腰椎前凸角 |
32.840土 1456 |
37,620土 11.37 |
2.835 |
0.019 |
骶骨倾斜角♦ |
28-863±11.290 |
27.123±7.148 |
-1485 |
0.139 |
注:
DS
(P<0.001),故采用秩和检验(Z=-1.194,P=0.135)。
状看,多数侧弯对象脊柱稳定性良好,而DS外科手 术存在较高的并发症率,在术前要权衡利^ %过度 手术干预并不利于提高DS患者的生活质量
当然,本研究也有很多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较 小,结果仅代表一个地区;其次横断面研究的结论可 靠性不及前瞻性队列研究;同时由于存在的非常多 的混杂因素,老年骨质疏松本身也是一个与年龄密 切相关的疾病,它对的发生发展起的作用到底 有多大,需要更多数据^更全面的研究
〇
I参考文献j
3 i寸i仑
本研究中M岁以上人群中DS发生率为 918%,岭弯和腰胃酿賢弯角度I目難,J、, GM,角超丨/、左右侧弯数量相当性别在 两组间比较差鼻无统4学意义,但女性的绝对数量 多于男性’这与A.■麵ki等f项基于社区有关 DS进展的队列研究一致而K M Kebaish等.3报道 DS的男女发病率比例几乎为in,可能原因是他们 将手术的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
目前对质疏松与DS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存 在较大的分歧,最初认为与代谢性骨病(如骨质 疏松或骨软化 > 有关,基于这种分析,(:BTribu^研 究得出结论滅人侧弯继发于骨质疏松> 卩骨软4症 j PPapp(m等[51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,脊柱侧弯在骨 质5荒松症的人口中高发,腰椎侧弯往往是骨质疏松 的临床表现之一而F: D Si_(ms等w认为成人侧弯 与骨质疏松没有直接福美性本研究两组间BMD有
明显差异,DS组低于对照组,可见BMD水平和DS 发生有联系i与| Xu等7)研究得出“DS与BMD有显
著相关性,,一致呈然暂时并不能推tfe出他们之间的
因果关系,但低BMD与的发生发展肯定存在一
定关系 M.Aebi[sl的一项美于DS的研究表明,DS伴 有骨质疏松日t在受到非对称负荷时,应力集中在形 变最明显的部位,导致侧弯进一步加剧,这在绝经后 骨质疏松的女性群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,抗骨 质疏松治疗对于预防或治疗^^是有帮助的本研 究还发现DS组腰椎前凸角小于对照组,这与s Jim_ u)等[91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一致,说明腰椎前凸角 偏小可能是D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
研究对象中仅有i例有较轻的神经根症状,这 与把就诊患者或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得结果:1〇1 存在较大差别从脊柱旋转侧方移位结合神经根症
明维思Mindways Image Analysis生产销售多种定量CT QCT骨密度体模软件分析系统中国区联系人:王经理 手机:13398187118
电话: 028-65830598 028-83190122
传真:028-67708638 QQ:110480527
邮箱:samwangcn@126.com
网址:www.qctqct.com
地址:成都市静康路536号
- 上一篇:潍坊地区妇女骨密度定量CT(QCT)骨密度测量体模软件检测方 2022/3/23
- 下一篇:体重、身高及体重指数与双能X线骨密度仪和定量CT(QCT)骨 2022/3/23